
重庆邮电大学2025年 生命健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、学院专业介绍
2024-08-03
重庆邮电大学2025年 生命健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考试
招生专业目录、学院专业介绍
005 生命健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
学院概况及专业简介
一、学院概况
生命健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(简称生命健康信息学院)围绕健康信息领域 开展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和“政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,服务地方经济发展。学院立 足新一轮智慧医疗、健康信息等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,依托“信息技术+专业”办 学优势,创新“信息技术+专业”交叉融合,致力培养信息技术与医疗装备、健康 产业等领域高素质创新型人才。
学院现有生物医学工程和生物学 2 个**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、电子信息- 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,招收信息与通信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博士研究生,建有重庆市医用电子与信息学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 站,与美国乔治·华盛顿大学合作开展3+2模式数据科学专业(MS in Data Science) 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。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及各类科技竞赛,近年来获各 类**竞赛奖励 70 余项、省部级 150 余项。毕业生就业渠道宽,不少毕业生 就业于飞利浦医疗、迈瑞医疗、鱼跃医疗等医疗器械龙头企业,以及华大基因、 诺禾致源等生物信息公司,部分毕业生签约华为、百度、腾讯等互联网及 IT 行 业头部企业。 学院现有教师 62 人,专任教师 56 人,其中正高级职称 14 人,副高级职称 26 人,博士 47 人,兼职教授 5 人,博士/硕士研究生导师 46 人,**、省部 级人才 10 余人次,省部级研究生导师团队 1 个。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院士、 乔治·华盛顿大学曾辰教授等一批**专家为学院客座教授。
近年来,学院教师 主持和承担科研项目 200 多项,在 Nature Biotechnology、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科研论文 600 余篇,出版学术专著 7 部,授权发明专利 100 多 件,获得**奖励 1 项、省部级奖励 6 项。郭毅军教授创办的企业在上海证券 交易所科创板上市。 学院建有重庆市医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、重庆市数字医疗装备与 系统工程实验室、大数据生物智能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3 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, 与企事业单位联建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6 个,获批重庆市**的智慧医疗 系统与核心技术创新团队,与重钢总医院合作共建重庆邮电大学附属医院,与重 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合作共建“重庆邮电大学医工结合**示范医院”。获批中央与 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 6 项,拥有 2800 多万元教学科研仪器。 学院高度重视对外交流,与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军事科学院、陆军军 医大学、美国马里兰大学、乔治·华盛顿大学、EBI 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、Nicholls 州立大学等**外知名机构在健康信息领域进行深度合作。
学院历史积淀厚重,形成了“健康、和谐、朝气”的学院文化氛围。学院师 生努力拼搏,面向国家战略布局、产业行业发展和健康信息前沿需要,构建人才 培养的“四梁八柱”,推动学科专业建设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、引领学院高质量 发展。
二、学位点简介
083100 生物医学工程
学科紧扣国家和重庆市大健康产业战略需要,促进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 能等信息技术在“智慧健康”与“智慧医疗”领域的深度运用,重点在生物医学 信号与图像处理、数字医学仪器与健康物联网、智能生物医学材料、生物物理与 生物智能四个方向开展创新研发和人才培养,是重庆市高等学校“十四五”重点 学科,是学校实现“世界**学科攀登计划”支撑学科,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。
(1) 生物医学信号与图像处理:主要包括生物医学信号处理、脑认知与类脑 计算、生物医学图像处理等内容。利用信息科学理论、技术与手段,获取、分析、 处理、挖掘、传输和综合利用生物医学信息,并对生命活动规律进行研究。
(2) 数字医学仪器与健康物联网:主要开展数字医学仪器共性关键技术研究。 围绕临床医学应用和其他生命科学研究需求,特别是在人类疾病的预防、诊断、 治疗、监护和康复上,提供新方法、新技术、研制新仪器,重点发展数智医疗仪 器与可穿戴式设备。
(3) 智能生物医学材料:主要包括医用材料的理论设计和性能研究等内容。 通过研究医用材料的组成、结构及性能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,研究具有良好 生物相容性和功能适配性的生物医学材料。
(4) 生物物理与智能生物:主要包括癌症侵袭及转移、细胞-微环境耦合、活 性个体集群及涌现、生物时序大数据建模等研究内容,以生物物理、生物信息、 复杂系统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指引,构建疾病发生发展机理为核心的全新理 论体系。 学科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:现代医学信号处理、嵌入式系统接口设计与应用、 模式识别理论与技术、现代医学图像处理、医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、数字医学仪 器设计、脑机接口研究、先进生物医学材料、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技术、无线传感 器网络、非线性控制技术应用、神经生物学、生物数据处理技术等。
071000 生物学
学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,基于生命组学大数据,依托学校大数据智能特色优 势开展科学研究。主要包括智能计算与生命组学、生物信息与分子功能、人工智 能与药物发现等研究方向,在 Nature Biotechnology、Nature Methods、Nucleic Acids Research 等**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。
(1) 智能计算与生命组学:在生命组学大数据存储、传输、共享与智能处理 方面进行研究,包括生命组学大数据整合、存储、共享与智能处理、多组学数据 的整合分析与智能处理、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疾病分子机制研究,建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蛋白质组学大数据平台 iProX。
(2) 生物信息与分子功能:以生物分子的功能研究为目标,结合生物信息分 析技术,利用理化和生物实验方法,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生命活动 规律,并积极探索潜在的应用开发,主要包括脂质代谢酶的催化活性和生理功能、 重要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机制、健康微生物鉴定与开发利用。在脂质代谢关键酶 的鉴定与功能、植物衰老发育分子机制、肠道微生物鉴定和益生菌开发等领域取 得重要进展。
(3) 人工智能与药物发现: 研究“人工智能+药物发现”的新算法,探索生 物分子的结构、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功能,药物靶点和药物分子筛选,设计和改 进药物分子。主要包括分子生物物理与多尺度计算、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、药物 虚拟筛选。 学科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:生物数学动力学模型与方法、生物信息、生物统 计与实验设计、分子遗传与表观遗传、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、机器学习理论与实 践、高级生物物理学、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、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、分子细胞 生物学、现代生物化学、生命科学前沿技术、生物大数据研究进展、现代医学图 像处理、现代医学信号处理、脑机接口研究等。
085400 电子信息 - 085409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领域(全日制)
本领域致力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,强调生物医学工程、电子信息、仪器科学 与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,在智能医疗装备、数字医疗软件和 健康大数据方向开展核心部件研制、整机系统创新、医疗软件开发和健康大数据 AI 应用等自主研究,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、重庆西山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有省部级电子信息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。
(1)智能医疗装备:围绕无创监测、微创诊疗和生命支持类装备开展核心 技术、核心模块和数字化整机研制,助力建设自主知识产权体系。
(2)数字医疗软件:为医疗装备、医疗服务、医疗管理的高质量智慧转型 提供数字与智能支撑,助力建设智能医学模式。
(3)健康大数据:围绕健康大数据开展数据采集、数据组织、数据提取、 数据应用、工程开发等研究,助力全民健康事业。 本领域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:现代医学信号处理、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、嵌 入式系统接口设计与应用、线性系统理论、数字医学仪器设计、医学大数据与人 工智能、现代医学图像处理、生物医学工程前沿技术、脑机接口研究、误差理论 与仪器精度分析、非线性控制技术应用、无线传感器网络等。
注:文章内容来源于重邮官网
需要专业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的同学可到本网站首页或微信公众号“川渝象牙塔考研网”主页搜索学院名称
想了解考研、留学、申博、专升本等内容或者需要一对一辅导/报培训班的同学咨询:周老师13594022530(微信同号)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